有“颜值” 更有“内涵”!澄海隆都这条“潮、侨、红”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今年春节火了


岭南春来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春风正吹遍汕头城乡。在澄海区隆都镇,一条全新规划建设的“潮、侨、红”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初步建设成型,沿途的党建公园、红色码头、农文旅产业“综合体”风景如画,有“颜值”也有“内涵”,今年春节期间游人如织,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生机活力,有力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绿美汕头生态建设。
围绕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结合绿美汕头生态建设,隆都镇规划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充分利用“潮、侨、红”文旅资源禀赋、三面环江生态优势和农业产业基础,结合美丽乡村风貌带打造,以推动韩江北溪、南溪、东溪共24.3公里的“万里碧道”建设为主线,以南溪、后沟、前美三个行政村为核心区域、将全镇“潮、侨、红”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形成隆都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并通过“旅游+农业+智慧”,带动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激活集镇商贸发展活力,推动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南溪村:红色南溪 桃花源地
革命老区红色村南溪村是隆都镇“红、侨”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核心区的起点。作为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的南溪村,村中的南溪学校、祈报庙、天水世家、南溪渡、赵氏家庙等都蕴含丰富的革命历史故事,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 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工作试点单位,是汕头仅有的两个红色村之一。
在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过程中,隆都镇充分发挥南溪村“红色村”示范引领作用,在南溪村改造建设成党建主题广场,实施主村道风貌提升,加入红色主题墙绘,在改善乡村“颜值”的同时寓教于行,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日常,让人民群众在散步游玩中探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洗礼。
今年,隆都镇还将以示范带建设的契机,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为引领,突出“红色南溪 桃花源地”项目定位,在年底前分段实施“筑牢红色堡垒”“传承红色基因”“改善村容村貌”“特色产业提升”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红色领航·美丽南溪”党建品牌和红色研学基地,形成基层党建、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新格局。
后沟村:红侨文化+绿色产业
沿着韩江南溪碧道,隆都镇“红、侨”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带从南溪村延伸到同样具有诸多红色元素和侨乡文化的后沟村。后沟村位于示范带核心区中间区域,拥有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先驱的足迹以及瓦窑、窑工的传统工艺生产遗址。
在新近建成的后沟红色码头广场又名妈宫渡。这是一个红色渡口,也是一个凝聚华侨乡愁记忆的渡口。1927年南昌起义军援澄部队一个连从这个渡口上岸,在各革命时期,这个红色渡口也是重要交通要点,对潮汕地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当地先民“下南洋”过番谋生,也是从这里上船到樟林或到汕头换乘红头船、外轮前往东南亚各国。通过改造提升,红色码头广场面貌一新,华侨过番历史印记保留,革命历史元素更加突出,今年春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砖瓦是后沟村的传统工艺,有近千年的历史,是近代潮汕乡村特色产业的典型。南溪碧道附近的后沟瓦窑遗址是广东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瓦窑遗址群,是汕头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隆都镇也充分利用传统砖瓦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建设后沟瓦窑文化展示馆,活化瓦窑遗址群的展示和利用,打造示范带的重要景观节点。
进入后沟村农业种植区,上百亩连片的优良玉米园郁郁葱葱,排列整齐,风光秀美。依托优良的土壤和水环境,后沟村种植的果蔬品质上乘。借助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后沟村在水田垦造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引进优稀果蔬品种,不断提升冬种质量,推动农产品产值提升,也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隆都镇正在积极推动实施后沟村“红侨文化+绿色产业”文旅项目(一期),充分挖掘后沟村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红侨资源,突出“红色侨乡”“秀水后沟”特色,活化瓦窑文化,将通过“企业经营、共同管理、集体分成”的方式,谋划粤东首个滨水房车露营目的地等乡村振兴文旅产业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让美丽乡村蝶变成美丽经济。
隆都镇后沟村党委书记 许炼群 接受采访
前美村:以旅促农,以农强旅
拥有陈慈黉故居等知名旅游资源的前美村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颜值”和“内涵”再度升级。通过农田流转,今年初前美村引进投资者在与后沟村相邻的地块上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和美•花海”生态园,打造集农耕文化科普基地、农产品研发实验基地、农业劳动体验基地、亲子体验基地和农业电商直播教育培训基地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IP,春节期间成为新晋的网红景区,日均客流量超一万人次。
按照“突出特色,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示范带建设思路,前美村还充分利用流转的1300亩农田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的番石榴、青枣、莲雾种植园,七彩柠檬园,林檎园,柑橘园,菱角池,小麦种植区等一批特色水果、粮食种植园,并通过修建柏油田耕路与颐禾园农庄、和美生态园相互串联,力打造现代化农业生态园示范园区,带动全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
在示范带沿线,前美村还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因地制宜进行项目打造,曾经破旧不堪的小民房改造成了极具乡土风情的休闲小憩,过去的杂草丛变成了别致的小花园,昔日阴暗潮湿的“十八枞”古榕树林里铺上绿荫小径,既提升了美丽乡村的“颜值”,又保留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充分体现出示范带建设中的“精功夫”。
前美村正积极实施“前美向西片升级改造工程”和“前美村乡村振兴示范线沿线风貌提升工程”,建设集宣传、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向西文化活动广场、清仔围溪岸生态景观带等,继续打造兼具深厚文化底蕴和田园气息的“后美”线路。
隆都镇前美村党委副书记 陈旭 接受采访




千年古镇正勃发新气象。隆都镇将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结合绿美汕头生态建设,结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同时,大力推动集镇区扩容提质,用足工改工政策,加大集镇区土地收储盘活和配套设施建设,激活工业发展潜力和集镇商贸发展活力,重现“隆眼城都集镇墟市繁荣景象,推动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澄海区隆都镇镇长 林仙庐 接受采访
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文字/林树强 许佳勋
拍摄/肖卫东
编辑/许佳勋
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融媒编发中心
汕头橄榄台

汕头橄榄台

你想知道的故乡 这里都有

立即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