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1月28日,在农历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在全省掀起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潮,展现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
昨天上午,我市设置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直播。当天下午,我市分别召开深入实施“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等五场座谈会,迅速学习贯彻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充分动员,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形成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良好态势,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区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目前,汕头城乡共有37个街道、32个镇,这些区域大多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正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的增长极。昨天下午的座谈会,围绕汕头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等主题进行专题讨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去年,我市现代农业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全市新增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建成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7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872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干净整洁村创建,60%的村庄建成美丽宜居村,28个村庄建成特色精品村。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22年全市共规划建设1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已有5条示范带已初见成效,全线里程合计约119.8公里,共覆盖行政村49个。

据了解,《汕头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完成编制并印发实施,提出总体目标是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活力特区、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开放包容的文明窗口、绿色宜居的智慧都市、共同富裕的粤东明珠的奋斗目标,采取积极的规划策略建设城乡一体“都市汕头”,同时发挥侨乡和国家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优势,通过做好“侨”文章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全球潮人之都”。至2025年,汕头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0%(2020年为70.7%),领先粤东(63.0%),超过全国67%的目标,增幅与全省基本持平。

当前,汕头仍存在区域发展均衡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尤其是整个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相对滞后,农村二、三产业创新驱动力不强,未能形成产业集群等亟待补齐的短板。如何贯彻落实好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呢?

座谈会上提出,各区县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把握发展定位,推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围绕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推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要素配置等县域统筹,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下功夫建设具有潮汕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粮蔬、水产、畜禽3个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进澄海蔬菜和金平、濠江、南澳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加快潮南区雷岭镇、红场镇和澄海区溪南镇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南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县域经济融合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任务。其中,坚持规划先行,建立规划编制协调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系统保护,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之间的通勤便捷程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序推进城乡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此外,要坚持改革创新,引导土地、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及自由流动,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城乡现代化水平,加快工农城乡关系的高质融合。

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来源/汕头日报
编辑/沐木 佩楠
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融媒编发中心
汕头橄榄台

汕头橄榄台

你想知道的故乡 这里都有

立即下载 关闭